人类获取八成信息都是通过眼睛。要想比别人看得更清,看得更远,就要比别人的眼睛更亮。
光学仪器就是这样的“眼睛”。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有这样一群追光人。
他们利用光学,将人眼尽可能地向远、向精、向微观延伸,从浩瀚宇宙和微观世界中寻找世界奥秘。
从1400万斤小米起家,炼出新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到“破釜沉舟”给神五神六装上太空之眼;再到“不走寻常路”造出领先世界的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
70年间,他们从未停下追光的脚步。
(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陈星旦在批改学术文件(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宏 摄)
光,耀眼,璀璨,然而,大多数追光者却站在光芒之外,甘于平凡。
长光所上千人的大食堂里,每天中午都有一位衣着普通的老人就餐。他就是92岁的陈星旦院士。在长光人眼里,他堪称现实版的“誓言无声”。
20世纪60年代,我国决定独立自主发展原子弹、导弹。1963年,核爆光辐射测量任务落到了陈星旦身上。当时没有人知道核爆是什么样子,怎么做只能靠自己。出于任务的保密性,陈星旦不能和别人公开讨论。他把自己关进实验室,不分昼夜地做实验……一年后,原子弹爆炸,他研制的仪器准确记录了核爆炸的威力。消息传来,所里少数几个知情人凑在一起,默默地庆祝了一下。
1999年,国家表彰两弹一星功臣,陈星旦的科研成果得以解密并当选院士,大家恍然大悟。此刻,72岁的他只是云淡风轻地说:“我是为国家做事,被表彰、评院士,根本没想过。”
忠诚,执着。科技报国,薪火相传。
追光者,本身就是光。
(以上图文部分转载自新华社《追光者——“长光人”的报国故事》,如需查看详情请登录新华社)
20世纪80年代至今,陈星旦一直致力于光谱技术与应用研究。在近红外波段先后研制了“三代”光谱分析仪,可用于饲料、粮食、土壤养分、人参、血液、茶叶、煤等领域。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近红外光谱仪器研制的人之一。过去数十年间,眼看着国家在近红外研究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中国的近红外产业却一直没有发展起来,这成了老人的“心病”。
(星灵G3020近红外谷物分析)
2013年,陈星旦院士的团队与广州光机电技术研究院合作设立光学工程院士工作站,以此为契机,为了使近红外光谱仪器能更好地市场化运作,广东星创众谱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创众)于2014年正式成立。星创众谱的星灵G3020近红外谷物分析仪作为陈星旦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最新近红外产品,集成了团队多年在近红外研发中的技术和经验。适用于小麦(粉)、大豆、玉米、稻谷等谷物的收购、存储、加工等多个环节的快速、无损、多指标定量检测分析,为谷物品质鉴定提供快速检测方法,可在1-2分钟内获得样品数据。做科研如同艺术创造,陈星旦院士说,近红外应该是他科研事业的最后一部作品,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国产近红外仪器遍地开花,走向国际!